访问量统计
今日访问量: 13
期刊简介
期刊名称: 未来与发展
出版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北京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未来研究会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627/G3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0166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25)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未来学的全球协作与区域实践
Erik F.Φverland;中国未来研究会于2024年12月28日举办了“2024中国未来研究会学术年会暨首届未来学与首席未来学家大会”,会议主题为“未来学与首席未来学家”。本期开设“年会特稿”栏目,刊发部分嘉宾发言与专家报告,以飨读者。
未来学与首席未来学家的角色与担当
王亮迪;<正>1技术伦理的哲学基础当谈到未来学与首席未来学家时,联想到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骑了一匹快马在街上狂奔,在十字路口,他朋友看见了他,对他喊道:“你要去哪?”他回答说:“我不知道,问这匹马。”这匹马就是技术,而这个人所处的状态就是我们人类当下所处的状态,我们已经对技术失去控制,任由其带着我们一路狂奔。
未来学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脉络
秦麟征;<正>未来学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脉络涉及理论、方法论、方法、应用、历史状况、未来发展动向等方面的內容,属于理论研究的范畴,是理论未来学的研究对象。1未来学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是一门年轻的、含有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要素的综合性学科未来学经历了古老而漫长的萌芽期,从古到今上下几千年。与数学等成熟学科比较而言,未来学是一门年轻的、尚未成熟的新兴学科。
全球未来学的合作与创新
Helga Veigl;<正>1未来学家的角色与未来研究的价值成为一名未来学家是件很奇妙的事情。未来学家研究的对象——未来——实际上并不存在;它尚未发生。然而,通往未来的种种因素却已出现于当下。我们生活在持续不断的不确定性与变化之中,预测和趋势分析所带来的“安全感”极其有限:任何趋势都不可能无限延续,总会被颠覆。
未来研究:从全球视角洞见趋势、挑战与机遇
程曌;<正>1什么是未来研究?从全球视角来看,关于未来的研究有多个不同的概念和术语,如“未来学”(futures studies)、“未来研究”(futures research)、“未来可能性”(futuribles)、“前瞻”(foresight)、“战略规划”(strategic planning)、“预测”(prognose)等。这些概念的定义并不完全统一。然而,近年来逐渐形成了初步共识:“未来学”与“未来研究”是学术界描述这一研究领域最长用的两个术语。在现有文献中,这两个术语常常交替使用(Slaughter和Heines 2020;Dator 2021等)。而英语中的“foresight”与法语中的“la prospective”及德语里“vorausschau”相对应,译为“前瞻”。事实上,“前瞻”一词在长期战略规划的实践应用中更常用,但从不少学者的定义和适用情况来看,“前瞻”的内涵与“未来研究”多数大相径庭。基于本文主题重点与实用需求,笔者遵循上述惯例,将“未来学”“未来研究”与“前瞻”暂视为同义词,并对其之间的细微差异不再赘述。
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内在机制、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回建东;人工智能正在深刻重塑高等教育生态及发展模式,引领高等教育迈向信息化、数字化及智慧化的新阶段。在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亟需高质量发展。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内在机制,分析了伦理与隐私安全、技术与教育模式适配、教育公平与资源分配、学术诚信与教育本质危机、情感教育与人文缺失等现实困境,提出了加强数据管理和风险防范、建立区域智能教育协调发展体系、健全数据与算法治理体制等实践路径。
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与保障机制研究
陈美娇;何建宁;在“两个毫不动摇”制度导向与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度耦合的战略框架下,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性进一步凸显。立足于国家现代化全局与社会需求,本文解构民营经济在新时代所承载的独特使命,系统剖析其面临的内源性制约和外源性障碍。从结构性动因与系统性支撑双维度拓宽分析视野,分析重心由静态制度供给向动态运行逻辑延展,以“内生驱动—要素整合—制度保障”为主线,探究激活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和稳固其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机制”。
AI生成内容的著作权问题探究
彭羽佳;王立龙;随着智能算法技术的快速发展,由人工智能系统产出的内容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日趋普遍,其著作权确认、权益范围及保障机制等议题引起了法学界与学术界的广泛讨论。本文从智能生成内容的定义与分类出发,梳理了当前全球范围内在智能内容著作权保障方面的法律规范与司法判例现状,探讨了智能内容著作权认定过程中涉及的原创性判定、权利主体确认等关键争议点,分析了智能内容著作权保障遇到的技术与法律难题,并基于我国现实情况,提出了建立分类保障框架、优化权利分配原则等解决方案,以期为中国智能内容著作权体系的健全提供学术支持。
稳定币发展及应用前景
朱齐举;赖志琼;稳定币快速发展及应用成为金融领域热点。稳定币从诞生至今经历了十几年发展,交易额发展迅猛,其神秘之处在于将信用货币、实物资产、数字货币、算法等金融手段和互联网科技融合在一起衍生了新功能。作为发达金融市场货币当局,美国和中国香港通过立法对稳定币加以规范,对于稳定币发展和应用具有程碑作用。本文通过回顾稳定币发展、分类和演进,对比美国和中国香港稳定币异同,分析和判断稳定币发展前景和应用,并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课程思政:高校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田鸿芬;付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作为科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思政倡导高校教师挖掘学科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将其有机融入专业课课堂教学。课程思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推进:1)加强顶层设计,落实主体责任;2)树立问题导向,实施项目牵引;3)树立民族意识,展现中国气派。
非利息收入与商业银行绩效关系研究——基于中国40家银行的经验
魏世杰;倪旎;付忠名;本文基于Bankscope数据库2003-2007年间中国40家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银行资产收益率数据研究银行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利用Robust标准误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面板回归模型,发现非利息收入及其占银行营业收益份额逐年提高,其份额的提高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将非利息收入细分后发现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份额的增加有利于提高银行绩效,但是投资收入份额则表现出相反的效应。
“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困境及对策研究
王文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愈来愈重视乡贤文化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作为乡贤文化的承载者、推动者,"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培育和发挥"新乡贤"的作用有诸多不利因素;因此,发挥"新乡贤"的作用要创新思路、健全体制、多措并举。
纽马克、赖斯的文本分类及翻译方法论的比较分析
李治;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根据文本功能将翻译文本分为六种类型,虽然德国翻译理论家卡塔琳娜·赖斯将文本分为三种类型,但其分类依据与纽马克相同。纽马克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共提出了八种翻译方法,而赖斯提出了三种。两人的翻译方法论的来源分别为"等效"论和"对等"论,而这两种理论的本质也是相同的。因此,本文通过将纽马克的翻译方法论与赖斯的翻译方法论进行了比较,旨在证明他们虽分属不同的翻译流派,但二人的翻译方法论在本质上是相一致的,或者说是同源、同质、同理、同效的。
课程思政:高校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田鸿芬;付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作为科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思政倡导高校教师挖掘学科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将其有机融入专业课课堂教学。课程思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推进:1)加强顶层设计,落实主体责任;2)树立问题导向,实施项目牵引;3)树立民族意识,展现中国气派。
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研究
张侠丹;近年来,伴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的应用已经逐步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人们的居家时间变得更长,进一步重视居家生活质量,智能家居也成为了各大厂商重点发力的领域。为更加深入研究智能家居行业,文章从"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轴分析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智能家居行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跨国零售企业本土化营销战略选择——以宜家为例
白嘉;本土化营销战略体现在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营销组合要素的策略选择方面充分考虑东道国市场的特殊性,运用本土化倾向的战略调整化解因环境差异造成的管理冲突问题,消除本土化障碍。宜家在中国市场的成长与发展体现了其在应对市场环境变化中所采取的本土化战略。宜家的产品设计、物流配送、促销手段、价格策略等方面的调整和创新有赖于对中国市场复杂性和多变性的认识。针对企业自身状况和市场环境,宜家应该有选择地采取增长型、改进型及防御型营销战略。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念视角下的“996”现象分析——兼论新时代劳动与发展的关系
王博;俞海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及劳动休闲观对我们建立健康的、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我们分析今天遇到的新问题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996工作制"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念完全背离。"996"事件反映出当前我国某些劳动领域中存在劳动现实与健康的劳动发展观念相悖的情况。在人口红利的末期,如何认识劳动的本质,如何将劳动从现实需要转化为另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成为我们今天必须面临的课题。
纽马克、赖斯的文本分类及翻译方法论的比较分析
李治;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根据文本功能将翻译文本分为六种类型,虽然德国翻译理论家卡塔琳娜·赖斯将文本分为三种类型,但其分类依据与纽马克相同。纽马克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共提出了八种翻译方法,而赖斯提出了三种。两人的翻译方法论的来源分别为"等效"论和"对等"论,而这两种理论的本质也是相同的。因此,本文通过将纽马克的翻译方法论与赖斯的翻译方法论进行了比较,旨在证明他们虽分属不同的翻译流派,但二人的翻译方法论在本质上是相一致的,或者说是同源、同质、同理、同效的。